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作为儿童群体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独特的群体意义。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安全有保、亲情有护、心理有依、发展有托,切实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是民生、法治、教育需要共同面对的现代社会问题。
日前,民政部联合14个部门印发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精神素养、健全监护体系、加强安全防护水平,并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关爱服务。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支持与保障力度,彰显了对这一群体权益保障、资源配置等物质向度与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精神向度的共同观照。
要将精神生活作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重要向度。只有精神才是人真正的本质,没有精神生活,人的存在就变得毫无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真正困境,其实并不仅在于物质生活上的贫乏,还在于精神生活方面的贫困。亲情缺位、价值虚空、文化冲击,多重合力之下,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很容易丧失精神的根脉,乡村和乡土不再是儿童眷恋与热爱的精神家园。另外,裹挟在网络与信息技术中的虚拟世界、游戏生活,充斥着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精神世界,成为某种虚无的精神价值追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唯有建基于教育民生的精神生活向度,才能真正在物质生活有基础、制度建设有保障的前提下,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以内在超越的方式引领个体自由成长、全面发展,成为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会感恩、懂友善,敢创新、勤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要将需求满足作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基本标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不是“问题儿童”,不能简单地以标签化的方式笼而统之、大而化之。必须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与要求背后,是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都应被关爱、被守护、被帮助,以获得充分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行动方案》突出需求导向、精准高效。一是以“精准”落实全面。全面建档、动态更新、一对一结对、源头帮扶,瞄准的是不让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掉队。二是以“资源”保障发展。儿童福利机构创新转型、儿童主任队伍建设、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化建设,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乡村短板。三是以“协同”实现联通。多方发力、家校社协同,既将关爱服务资源建起来,又让资源活起来,在关爱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中,构建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立体监护体系。
要将做细做实作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键效度。《行动方案》重在落实。关爱服务迈向新台阶,取得新突破,根本在于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将关爱工作做细做实。政府方面应摸清存量、关注增量、健全信息管理系统,精准掌握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情况,在教育、医疗、监护、救助、安全、保护等方面予以充分帮扶。学校应重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育人育德、立人立心,让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留”有安全感、“寄”有获得感、“学”有方向感,精神生活更加丰盈充实。家庭要加强亲子沟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情感需求,切实履行家庭监护的职责,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全面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社会各界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网络体系,规范组织行为,营造良好氛围,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面发展提供亲情陪伴、教育辅导和心理支持。要注重发挥数字化建设在不同主体协同发力、做实做细上的贯通功能,通过数据共享、精确“画像”、高效匹配,为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量身定制方案,切实提升关爱服务质量。(叶波)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5779 服务邮箱: jubao@etyh.org.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1253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1〕2097-556号 以上许可证经北京儿影集团授权旗下企业使用
北京儿童友好城市规划设计院主办,儿童友好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22-2024 by ety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