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13日)下午,一场预报中的雷雨没有如期而至,天气闷热难当。西三旗的永泰社区公园树荫下,年轻的妈妈芳芳带着孩子纳凉,“夏天天气热,孩子小,小区周边没有太多适合他玩的地方,好一点的公园要走路30分钟才能到,所以,只能到这树底下坐坐了。”北京晚报记者发现,在芳芳居住的永泰社区附近,适合儿童玩耍的设施比较缺乏,最近的大型公园东升文体公园步行需要30分钟,这段距离,对不会开车的妈妈和步行缓慢的儿童显得不太友好。
芳芳可能不知道,西三旗街道正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尝试进行“儿童友好型”规划和改造。就在今年儿童节前夕的一次征集意见活动中,已经有部分西三旗儿童参与到规划的收集建议阶段中来。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二所所长李金晨告诉记者,所谓“儿童友好型城市”,总的来说,需要从政策友好、空间友好和服务友好三个方面予以实现。
现场探访
友好的乐园要步行30分钟
在西三旗,永泰庄、宝盛里、安居里这一大片密度很高的居住区,有两个公园,一个是永泰社区公园,一个是西三旗公园。
永泰社区公园分成东西两部分,结构比较简单。在西园,记者发现了唯一为儿童准备的器材——一款儿童健身器,其余就再没看见面向儿童的设计。值得注意的是,东园和西园之间,是一条机动车道,不时有汽车、摩托车从此进出小区,儿童从东园到西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西三旗公园在2015年开园时,其亲子乐园的设置,颇受附近儿童的喜爱。如今,这里的设备有些老旧了。13岁的小学生然然独自在此玩耍,他说:“跷跷板和摇摇椅都已经不能玩,坏了。沙坑里,有很多石头,还有一个破沙发,也不好玩。”尽管如此,每晚,这里还是聚集起不少小朋友,然然最喜欢攀爬小假山。他也说,每次大孩子们占据假山的时候,小孩子们就显得无所适从了,“我觉得,还是分开来玩比较好,我们大孩子玩的东西,他们小孩子不敢玩。现在混在一起,有时候会碰到、撞到,他们会哭。”
芳芳提到的东升文体公园,经改造后于2017年底开园,是这个片区里对儿童最友好的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空间开阔、游乐设备充足,而且路面几乎没有阶梯,多是平缓的坡道。但芳芳说:“我们平时只能等孩子他爸在家的时候,开车去。步行过去的话,得走半个小时,对我、对孩子都太累了。”
成功先例
雅安有座儿童友好乐园
“像西三旗这样的街区,居住密度较大、老旧小区较多,是我们北京城市更新改造中很常见的存量街区改造类型。”李金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清华同衡是西三旗街道的责任规划单位。2018年底,以聚焦儿童友好为特色的社区更新尝试,开始启动。
什么是儿童友好型城市?
儿童友好型城市是1996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人居署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在2001年,联合国就提出了“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实施条件和要素指标,涵盖了公平性、政策法规、空间环境、发展保护、参与决策等多方面内容。总结起来,儿童友好是从政策友好、空间友好和服务友好三个方面予以实现。在发达国家,已经有许多儿童友好案例,而清华同衡所做的第一个儿童友好尝试,在四川雅安,被李金晨称为“为儿童设计”实践1.0版本。
“2013年的雅安地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创伤,我们参与重建时,提出来,为儿童做点事。”原本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李金晨,和同事们阅读了大量儿童心理学著作,还参考了一份对当地560名儿童长达7个月的追踪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受访儿童中有不少存在夜间恐惧、感到悲伤、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受惊吓等症状。“童年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凡,我们希望能帮助这些儿童走出地震阴影。”于是,他们和当地政府协商,决定设计一处完全公益性的、专为儿童服务的乐园。
“我至今记得,2016年底,这个乐园开园那天,全雅安都轰动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看见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们觉得这次1.0版本的实践很有意义。后来,乐园成了当地幼儿园经常组织活动的场所。”
这个乐园按照3-5岁、6-8岁、9-11岁、12-14岁等不同阶段儿童的身高和行为特点,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和游戏内容。像然然在西三旗公园提到的不同年龄段儿童需求不同的问题,便迎刃而解。此外,雅安这个乐园还在气氛营造、地方文化、场地安全、自然元素、亲子关系、休憩体验、游戏设计、色彩心理干预等环节,处处为儿童着想。
最终,乐园成了雅安的地标建筑,还获得了英国景观行业协会国际奖的最高奖。
参与决策
儿童的想法你绝猜不到
雅安是1.0,西三旗便是2.0。雅安很成功,但也有值得总结的经验,比如设计缺乏国家标准、步行环境需提升等等。其中,有一条让李金晨感触最深,就是儿童参与。“我们在雅安做过走访,但还是觉得需要在规划阶段就真正让儿童参与进来。”所以,在西三旗,清华同衡和街道一起推出一个理念“童创共享,美丽家园”,让儿童参与规划,全民共享共治。
李金晨和同事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是为了更好地收集儿童的意见。他们专门设计了上百份原创投票道具,每个道具都有A、B两个选项,而且色彩鲜艳、简单明了。“孩子们有强烈的表达意愿,但是有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我们成年人理解不了,所以,我们就让他们投票,想选A还是选B。这样就直观多了。”参与投票的儿童按年龄,分成5-7岁、8-12岁两个年龄段。“大孩子和小孩子需求不一样。比如,大孩子就更喜欢自然环境,不喜欢受限制,已经有了冒险精神。而小孩子就更喜欢可控的更安全的人工环境。还有很多类似的表达,孩子们的想法,你绝对猜不到,有很多选择也出乎我们的意料。”
李金晨进一步举例,在以往设计公园时,以成年人的视角考虑问题,除了设计供集体活动的区域,比如广场舞;还会留出一些相对独立的私密空间,比如林下座椅。但是,在给小朋友们选择时,投票是一边倒的,没有孩子去投单独玩耍的设计,都把票投向了可以集体游戏的设计。还有,游戏空间是相对规整、方方正正,还是看似凌乱、弯弯曲曲,孩子们也压倒性地选择后者。
最终,今年5月底的这次活动,征集到有效投票112个。“这样的投票活动,我们打算继续做,不断地收集儿童的意见。”
细节展示
儿童友好型城市长这样
现阶段,清华同衡为西三旗街道做的儿童友好型改造规划,已经初见成果,进入审批阶段,将来还可能继续修改,所以,暂时还没法公开规划细节。
但是,李金晨说,儿童友好型城市最终会达到对儿童政策友好、空间友好和服务友好。政策和服务,需要更多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参与。而从空间角度来说,儿童友好型城市长什么样,要具有普遍意义的蓝图。
公园、儿童乐园的设计,比较清楚,就像雅安那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更贴切的游戏设备。
道路,更强调绿色出行,更多设置单行线,把更多道路空间让出来,留给行人和自行车。还有,利用更多弯道、减速带让机动车减速,减少步行儿童的安全隐患。
绿化,尤其在北京这样的北方城市,要有足够的冠幅,以达到更好的遮阴效果。
安全设施,更明显的斑马线、信号灯,更跳跃、更清晰的警示标识。比如国外有的城市用糖果形状的标识,来提醒附近会有大量儿童聚集场所。
无障碍设施,更多用低缓的坡道来替代阶梯。
“有没有发现,这些为儿童而做的设计,实际上会普惠所有人群。像老年人、行动不便人群,其实都可以从这样的设计中享受到便利。”
李金晨说,儿童是成人的预备期,而现在的城市环境,还缺乏对儿童友好的设计,让儿童过早接触成人世界,人为缩短了原本美好的童年,“不只是雅安地震灾区的孩子需要儿童友好型设计。对所有孩子来说,更多的儿童友好型设计,更快乐的童年,能辐射到更长远的未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年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