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定位
中国儿童友好城市科学教育研究院是贯彻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等国家战略的核心智库机构,由北京儿童友好城市规划设计院、常州大学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科教工程等共建,北京儿童友好城市规划设计院负责运营,以“科技赋能成长,教育点亮未来”为使命,致力于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研究院聚焦“儿童友好城市科学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标准制定与实践创新,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通过政策咨询、资源整合、模式推广,助力推动全国各地建设具备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教育基地和普惠共享、多元协同的科学空间,为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二、核心职能
1. 政策研究与标准制定
• 开展儿童友好型科学教育设施建设标准研究,制定《科学空间建设指南》《少年科学院分级评估体系》等规范文件;
• 承担国家级课题,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教育赋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项政策咨询。
2. 资源整合与平台构建
• 搭建“政-校-企-社”协同平台,推动科学教育基础设施的规划、投资与运营一体化;
• 建立全国科学教育资源数据库,覆盖500+科研院所课程、2000+企业实践场景。
3. 模式创新与实践推广
• 研发“科学教育+”融合模式(如“非遗科技化”“乡村振兴实验室”);
•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少年科学院、区域科学教育中心等标杆项目。
三、研究领域
1. 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研究
• 研制《3-15岁儿童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发AI测评工具;
• 追踪10万名儿童科学学习轨迹,建立全球最大儿童科学行为数据库。
2. 空间规划与教育设计
• 创新“五感交互”科学空间设计理论,研发适龄化、无障碍的科普体验场景;
• 开发“城市科学教育地图”,优化15分钟儿童科学服务圈布局。
3. 科技与人文融合教育
• 构建“科学史+技术伦理+艺术表达”跨学科课程体系;
• 设计“科学家精神传承”“科技报国实践”等思政教育模块。
四、服务体系
1. 儿童友好城市科学教育空间规划
• 提供城市级科学教育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涵盖空间选址、功能配置、运营模式设计;
• 定制“一城一策”实施方案,衔接地方产业特色(如航天城、生态城、智造名城)。
2. 少年科学院建设全流程服务
• 顶层设计:院士专家团队主导功能定位与课程体系开发;
• 空间营造:联合建筑规划机构打造“探索+创造+分享”三阶成长空间;
• 师资培训:开展“科学教育教师职业培训和认证”,年均培养10000名复合型科学教师。
3. 数字化赋能服务
• 开发“科学空间”数字平台,实现全国科学教育资源云端共享;
• 建设“科学教育大数据平台”,为地方政府提供实时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
五、创新机制
1. 儿童参与式设计
• 成立“小小科学院士”委员会,让儿童参与科学空间设计与活动策划;
•推行 “儿童科学提案”制度,年度优秀提案纳入地方政府民生工程。
2. 社会资源联动
• 创设“科学教育公益伙伴计划”,引导企业以“设备捐赠+场景共建”履行社会责任;
• 联合国家级协会和地方政府设立“科学教育奖”,表彰在儿童友好科学城市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城市。
六、发展愿景
到2035年,研究院将建成全球领先的儿童科学教育研究机构,推动100个城市通过“儿童友好科学城市”认证,培育1000所高标准少年科学院,让3000万儿童在科学探索中实现全面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创新人才根基。
研究院以“让科学像空气一样浸润童年”为理念,通过研究驱动、实践引领、生态共建,持续书写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科学篇章。
七、项目合作联系人
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711002 服务邮箱: jubao@etyh.org.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1253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1〕2097-556号 以上许可证经北京儿影集团授权旗下企业使用
京ICP备2022015221号-2 北京儿童友好城市规划设计院主办,儿童友好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22-2024 by ety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